俘虏敌方城池可不是单纯为了出口气,这招在战略上能带来不少实际好处。咱们把别人打成俘虏后,对方的地盘就归咱们所有了,这些土地能帮咱们快速扩张势力范围。特别是那些连接地要求高的区域,俘虏敌人的城相当于开了个传送门,让咱们的部队能直接飞到敌人纵深地带,省去了慢慢铺路的麻烦。被俘虏的玩家六小时后会自动解除状态,但要是想提前恢复自由身,就得乖乖上缴资源给咱们联盟。
被俘虏的城池还有个妙用就是当视野工具,对方的地图视野会共享给咱们,相当于安插了个移动监控。这在打仗时特别管用,能提前发现敌人的部队调动和资源分布。同联盟的小伙伴们也能沾光,虽然不能直接占领俘虏的地盘,但附近一格内的资源点都能随便拿。要是遇到系统城池或者高级资源地,靠着俘虏的城当跳板,打起来会轻松不少。
对待俘虏的城池有三种处理方式,摧毁、占领或放弃。摧毁适合资源充足的玩家,直接断掉对方的资源产出;占领则会在原址上建个新城,继承一半建筑等级;放弃就是放生变无主之地。这里要注意,选择占领的话得考虑好后续防守,毕竟新城防御会打折扣。俘虏期间对方的资源产量会下降,这部分差额会转化成联盟资源,算是额外的战争红利。
俘虏玩法最厉害的地方是能改变战场格局。通过精准俘虏关键位置的城池,可以切断敌方联盟的联络线,或者建立前线补给站。特别是在资源州争夺时,俘虏几个交通枢纽的城池,能让对方联盟的调动陷入瘫痪。俘虏状态不是永久的,得抓紧时间利用这个优势窗口期。如果俘虏的是活跃玩家,最好安排队友盯防,防止对方突然反扑解围。
说到底俘虏别人城池不是为了逞威风,而是实打实的战略投资。每拿下一个关键城池,就相当于在敌人地盘钉了颗钉子,既能限制对方发展,又能拓展咱们的活动空间。但记住别贪多嚼不烂,俘虏太多城池反而会分散防守力量。最理想的状态是精挑细选几个战略要地,把它们变成咱们进攻的支点,这样既能压制对手,又不会给自己太大负担。